|
从心开始,感动生命
2011/4/25 9:10:31 |
最近,整个世界都在关注日本的地震,我们都在为日本人民遭遇到这样大的灾难而痛心,而担忧,我们都在期盼着日本人民能够早日走出痛苦,重建生活。由于1995年我在日本学习时,也亲眼目睹了阪神地震,看到社会的各种情况,与此次相比较,这次的地震所造成的伤害大于阪神地震,由于核外泄的影响,未来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当我和所有的朋友们看到在灾难面前日本人民的冷静和淡定对待灾难,宽容和关爱接纳他人时,我们真的是要向日本人民致敬。
在第一时间,我们向日本的YMCA&YWCA以及其他的朋友发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关心和慰问,当他们回复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句“对不起,让您担心了,我们还好”的话语,使我感受到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够为他人着想。在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市民有序地在等候救援、等待车辆,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匆匆从日本回到上海避难,她告诉我,由于食物和水紧张,当商店有食品和水供应的时候,都会排成长长的队伍,人们不仅很安静地等待,而且商店没有限购,但人们都会自觉地为后面的人着想,仅仅是购买最小量的物品,为的是给后面的人创造机会。
感动之余,我想到了生活中的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会很重视教育这个问题,从“娃娃抓起”已经深入人心,“好的教育才有好的未来”已经是社会的共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但是对于生活中的教育往往会忽略。其实生活中的教育才是最有实际用途的,我们即使读了很多的书,接受了很多的教育,但是我们不在生活中表现出来,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没有行为的信仰是死的”。
我们都明白,生活中的学习是每一天都能够遇到的,但又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这需要我们用谦卑的心去发现,需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有胸怀去接纳。
2011年,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以“城市安全”为主要内容开展服务的一年,在我们设立的“安全城市教育、安全社区服务、安全生活指导”的目标中,我们应该怎样把市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放进去,并取得实际的果效,是我们面对日本地震能够进行的生活中的教育。
盼望日本人民早日脱离困境,盼望世界更加平安。
(作者系上海基督教青年会 总干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