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节的脚步渐渐远去,农历正月十五迎来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来了,这是大地回春的一个夜晚,人们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合家团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迷嬉戏,并且共吃元宵,以示庆祝。YMCA&YWCA也在元宵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本会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举办了“良辰美景共赏玩 元宵佳节乐融融”元宵活动,印元宵(市民可在大堂背景墙上留下自己的手印)、乐元宵(市民欢乐参与弄堂游戏)、巧元宵(制作各种元宵DIY物件)、艺元宵(捏面人、糖画、草编等)、包元宵(制作汤圆)、猜元宵(猜灯谜换灯笼)、礼元宵(为市民派发元宵小礼物)、舞元宵(剧场内上演精彩歌曲演出),社区市民们积极参与,让整个中心都洋溢着元宵的欢乐气氛; 
   
	馨佳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相约馨佳园 欢喜闹元宵”元宵活动吸引了近500位市民前来参与,有趣的灯谜、精彩的文艺演出都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还有“小馨星”项目的少儿动手包汤圆活动,既为小朋友们普及了元宵的节日由来和风俗,也为社区亲子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则为社区市民准备了一出精彩的元宵游园会,“匠心元宵”、“巧手元宵”、“舌尖元宵”、“智力元宵”、“文化元宵”、“视听元宵”六大主题活动让市民们一起品味元宵节的传统文化魅力。剪纸工艺、甲骨文字画拓片、皮影戏表演、中国糖画……珍贵的“非遗”项目融入到元宵活动中,让社区市民们更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饱眼福;猜灯谜、做灯笼、品元宵更是不能少,还有炫幻高科技的3D电影,让观众在传统的节日氛围中,享受别具一格的元宵视听体验。 
   
本会华爱早教中心举办了热闹欢腾的“月儿圆圆喜迎元宵”活动,家长协同幼儿一起猜灯谜、搓汤圆、做元宵灯、品汤圆,在合作互助中,大家一起欢度元宵佳节。 
  
本会淮海生活服务中心的日托中心内也是温情满满,工作人员邀请中心长者与邻里点志愿者一起和面、拌馅,在欢声笑语中一起包汤圆、包团圆,在品尝暖心的美味汤圆中“邻里情元宵,日托寄情谊”。 
     
本会浦东区域的罗山市民会馆、罗山养老院和朱家门长者日托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元宵活动。“金鸡报晓闹元宵”邀请5组自闭症儿童家庭一起动手体验用传统水磨制作汤圆,并品尝自己做的圆子,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区,也把温馨欢乐带到自闭症家庭中去,给家长多一点温情和鼓励;“元宵点亮温暖”则组织社区的文艺团队为院舍长者送上了精彩的歌曲和沪剧演出,也邀请院舍长者带领青少年志愿者一起包制手工汤圆,老少同乐中传递志愿精神;“兔子灯•糯汤圆,欢欢喜喜来团圆”则联动了沪东驻地海军部队,战士与长者一起做汤圆、粘兔灯、话家常,把温情带给远离家乡的战士,把活力带给中心的乐观长者。 
    
本会都江堰华爱青少年服务中心在元宵之际,对空巢长者及留守儿童共7户家庭进行了探访慰问,工作人员还详细慰问了长者近期的日常生活状况、身体健康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及生活状况表示了深切的关心,鼓励其认真学习、健康成长,叮嘱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与中心联系,我们用服务的方式,践行“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宗旨。 
  
同时,我们也为会员朋友准备了丰富的元宵活动,在延安路会所,新老会员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欢快温情的元宵节。同工们为会员朋友准备了自己手工包制的汤圆,把祝福都包进了一个个圆滚滚的元宵;为大家精挑细选了有趣的灯谜,采用抢答的方式与大家玩在一起。 
   
此次元宵活动,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申疆一家亲”项目的启动仪式,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二处张继富处长、上海华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上海YMCA总干事吴建荣博士、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党支部书记张朝晖、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内高班的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参与!“申疆一家亲”项目旨在为内高班的同学们提供更多走近上海文化、走进上海家庭的机会。内高班的学生们特地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两支维吾尔族舞蹈和哈萨克族舞蹈。小刘热线的志愿者们也特意准备了新疆舞和蒙古舞,以期能一解同学们的思乡之情。在仪式上完成了上海家庭与内高班学生的结对工作,在元宵节这一日子里,又具有别样的团圆意味。 
 |